部分银行调低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为留客同时下调管理费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没想到,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在下降。”近日,济南投资者张宇表示:“我买的一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就由2.6%至4.2%调降为2.2%至4.0%。”

实际上,近段时间多家银行调低了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银行在调低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同时也下调了管理费。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调低业绩比较基准是无奈之举,毕竟现在投资环境不佳,理财产品净值下降。“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可能会损失部分客户,此时银行推出费率优惠,不排除是出于挽留客户的考虑。”济南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规划师杨一楠分析道。

频频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张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购买的是建信理财睿鑫固收类14个月定开式产品第2期,此前的业绩比较基准为2.6%至4.2%,近期调整为2.2%至4.0%。“也不知道为啥调整,反正我知道收益降了。”

实际上,建信理财并非仅调整了这一款产品。4月18日,建信理财公告称,拟调整建信理财龙鑫固收类18个月定开式产品第2期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前业绩比较基准为3.0%至4.8%,调整后为2.0%至3.5%。

对于为何调整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建信理财在公告中表示,自去年以来,央行下调部分政策利率,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出现了明显下行,债券类资产收益水平大幅降低。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变化,调整了业绩比较基准。

除了建信理财外,华夏理财也宣布下调多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如华夏理财龙盈固定收益类尊享1号三个月定开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3.15%下调至2.95%;华夏理财龙盈固定收益类ESG理念理财产品01号业绩比较基准由4.30%下调到3.4%至3.7%。

此外,民生理财、光大理财、平安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也在4月份调整了部分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杨一楠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如果理财产品到期后未能达到业绩比较基准,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不满,因此理财公司会提前下调所售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在杨一楠看来,银行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受到存款降息及年初以来市场利率走势影响。

根据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的数据,从2023年年初开始,各类银行理财子公司固收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就一直在下降。截至3月底,国有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均值仅为2.80%,股份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均值为2.85%,城商行为3.15%。

降费留客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在调低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同时,也在下调管理费。

部分银行调低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为留客同时下调管理费

4月18日,光大理财发布多款理财产品费率优惠的公告。其中“阳光碧乐活52号”“阳光金天天盈”“阳光碧乐活58号”等多只产品费率进行下调,部分产品I份额和K份额销售服务费分别由0.3%、0.26%降至0.05%、0.01%。

就在前一天(4月17日),兴银理财的多款固收类理财产品也降低费率,管理费由原先的0.3%下降至0.1%,最低可达0.05%。

中银理财也在4月中旬将其“惠享天天2号”“惠享天天3号”产品的各项费率下调0.1个百分点。

此外,华夏理财发布公告,将旗下“华夏理财龙盈固定收益类尊享1号三个月定开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至2.95%,同时宣布对产品开展费率优惠,将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和销售手续费率都下调至0.15%。

招银理财也发布公告,招睿金鼎(增益)封闭3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自4月17日起费率调整至0%。

在杨一楠看来,银行降费率也是一种营销策略,目的是增强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3月以来,银行部分固收类、混合类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均值纷纷跌破3%,吸引力逐渐下降,适当让渡管理费,也可以让投资者更容易接受业绩比较基准。

“除上述原因外,下调资管产品管理费率是行业趋势。”杨一楠表示,“当前,公募基金管理费率已全面下调,对银行理财产品而言,鉴于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越来越高,下调管理费率以提高产品相对竞争力,也是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在杨一楠看来,费率打折只是一时之举,并非长久之计。“银行理财公司应进一步提高对市场的研判能力和应对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自身的资管水平及服务水平。只有为投资者带来有竞争力且相对稳健的收益回报,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客户黏性,实现留客目的。”

部分银行调低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为留客同时下调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