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2024-10-21 能源 110℃ 0 江苏省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0〕101号)和江苏省、无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为高质量培育发展江苏省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以下简称:滨湖高新区)“一区一战略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基础与形势需求 (一)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无锡市及滨湖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抓创新、促改革、调结构,综合实力持续攀升。雪浪街道围绕打造“科学名城、电影名城、山水名城、湖湾名城”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海空天核心装备、数字影视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为滨湖高新区“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 经济综合质效稳步提升 滨湖区及雪浪街道综合经济实力雄厚,近年整体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快增提质”的良好态势,产业经济实力较强,能够为滨湖高新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2022年,滨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7.87亿元、同比增长3.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0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规上服务业营收等5项指标增速(进度)均位列无锡市前三。其中,雪浪街道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4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5.5亿元,成为滨湖区首个连续四年超10亿元的板块;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26.5%,排名滨湖区领先行列;完成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9.1亿元,快速增长势头明显;完成到位注册外资7468万美元。 2. 产业结构水平持续优化 高新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结构加速转型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壮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耕主业,大力推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2022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2亿元左右,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8%。新兴产业蓄势待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聚焦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细分方向,初步形成集群发展态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48亿元。海空天核心装备领域,集聚了一批大院大所、头部高校和重点企业,初步打响了海空天核心装备区域品牌。数字影视产业领域,近两年新引进影视文化类企业近500家,承接影视剧立项854部、影片摄制600多部,年度争取各级产业扶持资金额达3000万元。产业投资加速推进。正在推进的省、市重大产业项目超过10个,总投资超过45亿元,其中,蕾明视康产业化项目、明链智能设备总部、顶视智能产业基地等一批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成功落地。 3. 双创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高新区不断加大与大院大所合作力度,持续共建科创平台,不断吸引更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及项目落户,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建有国家级科创平台4个、省级科创平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14个。其中,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获评全省唯一“省级实验室”,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5G智慧虚拟摄影联合实验室、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等国家级重点平台。高端科技人才加速汇集。高新区已集聚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6000多人,267位“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省“双创计划”、省“333”工程等省级以上人才中约1/3集聚在高新区,高新区企业和机构拥有博士超过1400人、硕士超过5650人,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科创载体富有活力。积极引导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多元化的科技创业载体,构建了更趋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品牌效应。目前累计建成科技创新载体130多万平方米,其中,自建载体74万平方米,社会建设载体约50万平方米,各类载体保持95%以上入驻率,构建形成了“众创基地+互联网+资本对接+运营服务”四位一体新模式,打造了立体化、全要素、创新创业生态圈平台。 4. 创新企业主体加速集聚 高新区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集聚优质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效益均迅速上升,创新型企业集群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截至2022年,集聚了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睿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卡尔曼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等126家高新技术企业,覆盖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以各类科技园区为依托,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达8亿元左右,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2000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区域最活跃的创新主体。例如,雪浪街道和江南大学共同建设的江南大学科技园,累计已培育科技企业6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入库培育企业57家。 5. 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 高新区着力完善各类产业发展激励政策,优化城市功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创新激励政策全面落实。雪浪街道先后出台《促进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五大“百亿级”产业招商工作意见》《经济提质增效政策意见(试行)》《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等政策文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增强政策竞争力吸引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力营造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建立了政府、高等院校、驻区院所、新兴企业之间的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为企业想在前、做在前,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不断丰富创新创业载体活动,积极举办江苏太湖影视投资峰会等创新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围绕蠡湖大道以东9平方公里、融创文旅城周边、南部高速沿线、南泉科技园等重点区域,扎实开展产业空间布局研究、规划及重点地块开发建设。全面启动“美丽家园”系列专项行动,完善义务教育体系,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优化公共基础服务环境。 (二)短板制约分析 尽管高新区建设发展基础优势明显,但同时面临产业发展的诸多短板制约,需要依托滨湖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实现产业发展能级的新跃升。 1. 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关键期 雪浪街道现在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短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中长期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一方面,雪浪街道具有传统优势的电影产业比重较大,该行业全国总体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近年来进入整体调整阶段,发展势头受到明显制约。另一方面,雪浪街道海空天装备等新兴领域尚处产业化阶段,新兴产业规模不大、支撑力不够,已经集聚的新型产业领域骨干企业中的大型龙头企业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较少,亟待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企业集群、产业集群。 2. 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从国际看,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对我国高科技企业进行限制和封锁,雪浪街道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海空天装备、车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正是被限制的重点领域,因此滨湖高新区的“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发展必然同样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隐患,必须加强产业高端科技资源配置,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约。从自身看,尽管当前雪浪街道已经在信息技术、海空天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但集聚的主体仍以创新平台为主,很多突破属于基础性的科学突破,距离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在高新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加以解决。 3. 土地资源限制逐步显现 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层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雪浪街道地处太湖沿岸,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整个区域面积的比重较高,可大面积利用的供地和储备用地不多,产业发展的土地等资源供给限制越来越明显。滨湖高新区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倒逼高新区重点发展用地集约、生产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战略产业选择 面向未来,科学确定滨湖高新区的“一区一战略产业”。 1. 产业选择原则 顺应新科技革命趋势。当前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滨湖高新区必须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选择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才能更加有力有效运用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实现新一轮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研究选择滨湖高新区的战略产业时,注重甄别所选产业的市场前景,即经过有计划的培育支持,所选产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成长为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在高新区总体产业规模、利润、竞争力中占据主要份额。契合滨湖高新区实际。滨湖高新区战略产业应当符合主要承载区雪浪街道的建设发展实际,一方面,考虑濒临太湖的实际,必须坚持维护的生态环境“底线”,所选战略产业必须为生态友好的绿色低碳产业;另一方面,应当体现雪浪街道区域在信息技术、海空天核心装备等领域已经形成的特色品牌优势。 2. 战略产业择定 依据战略产业选择原则,结合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对“十四五”重点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确定滨湖高新区的“一区一战略产业”。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结合雪浪街道产业发展基础,滨湖高新区将以支撑“三区四城”建设为主线,聚力打造“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发展数字文化、车联网两大特色产业,探索布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形成“1+2+X”产业发展新格局。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展,互相提供底层技术支撑、应用场景支撑和未来技术、前沿技术支撑,最终形成有机统一的高新区现代产业体系。 二、产业发展定位、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科技创新相关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勇做“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先行军的使命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创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和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围绕“三区四城”建设目标定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创新核心区,集聚科技创新资源,重点打造“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数字文化、车联网特色产业和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构建形成“1+2+X”产业发展新格局,优化完善科技产业创新生态,为滨湖建设高品质美丽湖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区提供战略支撑。 (二)战略定位 围绕滨湖高新区“1+2+X”产业发展新格局,立足太湖湾、融入长三角,努力打造三个高新技术产业“新地标”。 ——长三角“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地标”。聚焦“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发挥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坚持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突破前沿关键技术目标,广泛集成国内外先进创新资源攻关重大战略产品,努力打造长三角彰显“海空天”应用品牌影响力、技术引领力和产业策动力的“标志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全国有影响的数字文化产业“新地标”。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突出数字电影特色品牌,依托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优质影视产业资源,构建“1+5”产业布局,主攻数字影视、数字智媒、元宇宙、数字版权、数字教育、数字文旅等方向,推进电影产业工业化、现代化、标准化进程,积极创建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努力打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数字文化产业。 ——瞄准国际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新地标”。抢抓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普及化发展的窗口机遇期,发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引领作用,培育发展面向未来的车联网产业。积极主动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挥重大创新平台和顶尖人才科技引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研发与应用,探索建设未来技术重大创新平台,加强原始性原创性关键技术突破,培育发展前沿技术新业态,努力打造若干“标志性”未来产业。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滨湖高新区建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1+2+X”产业布局,集聚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骨干创新企业,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批重大战略产品,总体产业自主创新力、集群竞争力、获得大幅提升,基本打造形成三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地标”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量质齐升。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结构大幅提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40家,科技上市企业达1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88%,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和占比持续快速增长。 ——地标产业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一区一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力争超过50亿元,数字文化、车联网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速达12%左右,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在高新区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新业态。 ——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高新区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5%,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重点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0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超过10家,集聚重点人才工程入选人才超过100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95件。 ——产城融合发展环境更加完善。高新区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突出生态资源优势的营商环境优越,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9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4.5人左右,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稳步下降。 三、重点产业方向及布局 (一)打造“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产业 1. 推进思路 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挥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南计算机研究所、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等高端创新平台优势,以及中国航天科工、中航雷达、中船重工、航天江南、华云数据等重点领军企业引领作用,加强与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优势资源的联动协同,强化海空天核心装备关键信息技术研发攻关,及其与现有集成电路设计、关键电子元器件、软件等优势领域环节的优化整合,加快打造形成突出“海空天”应用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到2025年,高新区海空天核心装备信息技术继续保持国际一流水平,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 2.重点方向 重点聚焦深海、空天及一体化信息应用技术等重点方向,进行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深海核心技术与装备方面:在深海运载安全(深潜)领域,重点支持载人深潜潜水器、无人深潜器等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加强载人深潜潜水器、载人舱的抗压、材料、水声通信、精密加工等自主可控底层技术的研发,着力在深潜器坐底等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深海通信导航(深网)领域,重点支持海底监测网的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支持潜标、浮标、传感器、光缆联网、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滑翔机、海底爬行车等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形成深海数据实时、双向通讯,提高深海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在深海探测作业(深探)领域,重点支持深海运载器、深海传感、深海取样等探测技术研发,支持载人深潜器遥控潜水器、无人无缆自主潜水器、无人有缆潜水器等设备开发和应用,支持深海声学、光学、电磁学、热学传感探测技术研发,支持深海生物、海水、岩芯取样技术研发,进一步扩大国产化核心技术优势。 航空航天方面:在气象探测领域,重点支持传感器冗余设计、通信冗余设计、新性能防腐材料、三防工艺等核心技术研发,强化总辐射传感器、超声风传感器、专用定向定位仪、气压传感器、能见度传感器、潮高传感器等气象传感器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应急通信网络和一体化物联网生态系统构建;在航空航天控制系统领域,积极推进高精度雷达系统、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显示系统、宇航级高可靠元器件、北斗导航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在航空航天装备领域,支持探索突破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等成套设备,以及显示组件、惯性器件、大功率电力器件、航空专用传感器、智能蒙皮微机电系统等航空关键元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 一体化信息应用技术方面: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电子元器件、高端软件等技术在“海空天”核心领域的应用,推动深海装备、精密探测仪器、航空航天用高端芯片设计,强化高精度位置服务、新型传感、智能接入、系统集成、云存储和智能分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海空天应用特色品牌优势,为推动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应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培育发展数字文化和车联网特色产业 1.数字文化产业 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风口基于,聚焦“数字影视、数字制作、数字文娱、数字传播、数字版权、数字贸易”等方向,以“数字影视科技”为突破口,以争创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培育壮大以数字影视为引领的数字文化产业。到2025年,争取集聚优质数字影视文化产业企业超过1000家,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速达12%左右。 数字影视领域:以“科技拍摄、数字制作”为核心,促进影视与科技融合发展,加快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三期、四期等后续项目建设,加快科技影棚等产业载体扩建,通过委托国际知名影视咨询服务机构,加大对业内大牌公司引进和优质影片拍摄立项,不断加快数字影视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数字制作领域:推进与中国电影科研所、华为、腾讯等大机构的合作,加快建设5G智慧虚拟摄影联合实验室等数字技术平台,推进电影产业工业化、现代化、标准化进程。 数字文娱领域:依托金庸武侠体验馆、阿凡达体验馆等主题项目,全面启动无锡影都一期时尚主体街区的改造提升和业态调整,赋予全新的业态内容、表现形式和沉浸式体验。通过合作开发和资源导入,逐步推动数字影视向IP产业、直播经济、元宇宙等新领域、新经济延伸,推动数字文娱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数字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传播技术为核心,推进“互联网+”,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培育文化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文化资源传播平台。在提升品牌价值和抓好产业延伸上,借助太湖影视投资峰会、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等重大活动平台,进一步扩大宣传推介范围,不断提升数字影视文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数字版权领域:支持采用数字水印、版权保护、数字签名、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对数字影视内容进行加密和附加使用规则,保障数字影视内容不被盗版。深化“科技+版权”融合创新,加快版权服务转型升级,丰富高新区版权资源,打造精品数字文化品牌。 数字贸易领域:加强数字贸易平台建设,培育数字贸易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推进数字产品贸易,优化数字服务贸易,稳步推进数字技术贸易,不断壮大数据贸易。鼓励高新区优势企业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努力抢占数字贸易制高点。 2. 车联网产业 抢抓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普及化发展的窗口机遇期,高水平建设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加快建设未来交通展示中心、无人驾驶研发中心等一批车联网产业发展平台和载体,培育集聚车联网企业,延伸拓展车联网产业链,集聚高端要素,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车联网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争取高新区车联网产业高端创新平台超20家,优质创新企业超200家,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速达12%左右。 汽车传感领域:重点发展高灵敏度、高可靠性传感器件和芯片,攻克射频识别、近距离机器通信等低功耗处理器等关键器件,打破高性能传感器制造的外企垄断局面。大力发展高性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车外传感器,提高传感器的信息集成与整合能力,提升信息搜集和信息整理分析功能。大力发展安全气囊系统、胎压监测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EBD)系统、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夜视系统等领域的传感器。 新型人机交互领域:突破图形处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交互、知识处理、控制决策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开发面向无人驾驶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关键基础软件。攻克以语音识别与手势识别、增强现实为主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 LTE-V2X汽车通信领域:重点发展路边单元(RSU)与车载单元(OBU)信息的有效交互,重点推动LTE-V2X车联网的商用化进程。 汽车信息服务领域:支持导航系统及地图、道路交通信息、汽车电子标识及其他传感软硬件等产品的应用,不断拓宽车联网产业生态、延伸车联网产业服务链。 (三)扶持兴起一批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前沿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是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谋划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前沿产业布局,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深度推进“科产城人”高度融合,为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和未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1.人工智能 抢抓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撑作用,坚持技术和应用双轮驱动,探索前瞻部署类脑计算芯片与系统、决策智能与计算、通用人工智能、人机接口、虚拟现实智能建模等关键技术。以加速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数字科技等重要应用场景为驱动,开展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计算机视觉与机器视觉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有效赋能智能生产、营销、管理决策等环节,推动行业向价值高端迈进。加速人工智能与其他高端技术的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的相互融合和促进,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范围不断扩大,加快形成产业生态。 2.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通过量子叠加实现同时存储大量信息的功能,可以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快速存储大量数据,探索多种可能并选择最有效的解决途径。高新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优势,依托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加强与落地滨湖区的无锡光子芯谷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联动协同,积极推动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围绕半导体量子芯片、超导量子计算机等特定体系,进行软硬件协同研发;围绕超导、半导、离子阱、光学以及量子拓扑等主要方向,加强技术研究与突破,紧跟世界量子科技发展大势。聚焦量子计算、光学人工智能和光通信前沿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光量子计算机、大规模高速可重构光学神经网络芯片、三维光互联芯片、超高速光调制器和高精密飞秒激光直写机等产品市场替代和变革性技术在滨湖高新区落地转化。 3. 元宇宙 依托无锡元宇宙创新产业园等重要载体,以及“华莱坞元宇宙世界”等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发挥滨湖高新区在数字影视产业领域积累的先行优势,积极探索“元宇宙+数字影视”创新应用,打造元宇宙示范场景。聚焦虚拟现实产业融合和底层支撑技术领域,加强底层核心技术的前瞻研发、推动元宇宙技术在多领域深度应用,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尖端技术、高端产品。注重应用引领和场景驱动相融合,推动元宇宙技术在多领域深度应用,强化元宇宙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各主体协同发展,加快元宇宙与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创新发展。通过元宇宙生态产业集聚发展等手段,致力于形成技术引领、企业集聚、示范应用、标准完备的元宇宙产业生态,争取成为国内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四)优化完善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滨湖高新区“1+2+X”产业体系,在高新区“一区一核多园”的总体空间格局下,重点建设滨湖高新区战略产业集聚区、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车联网产业创新园和未来产业“星链”,形成独具滨湖特色的“两区一园一星链”的产业空间发展新格局。 1. 重点打造战略产业集聚区 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技术产业园和信息安全技术产业园。依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航天科工23所、中航工业607所等,加快推进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国家重点项目实施,建设深海装备产业园,吸引一批高端海空天装备研发企业落户,形成海空天核心部件产业链及产业集群。依托先进技术研究院、江苏省电子产品质检院等院所,建设信创技术产业园,支持软通动力、华云数据、蓝深远望、蓝创智能等骨干企业发展,打造“软”“硬”兼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2.全力构建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以争创国家级实验区为契机,以打造中国4.0版电影产业标杆园区为目标,构建“1+5”产业布局:“1”即“数字影视”;“5”即“数字智媒、元宇宙、数字版权、数字教育、数字文旅”五大产业方向。聚焦数字影视科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造智慧虚拟拍摄中心、数字影视算力中心、全球首个“影视AIGC生态创新发展中心”、影视文化金融平台,建强核心的数字影视集聚区。加快创新性功能性平台的集聚,通过打造数字智媒功能区、元宇宙功能区、数字版权功能区、数字教育功能区、数字文旅功能区,丰富功能区的实质与内涵。推进五大跃升:从数字科技拍摄向虚拟智能拍摄跃升、从线下服务企业向线上服务产业跃升、从拍制项目承接向精品影片生产跃升、从影视拍摄景区向IP开发运营商跃升、从传统电影产业向全方位数字文化产业跃升。 3.积极建设车联网产业创新园 依托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积极布局建设车联网产业创新园,从服务端和用户端发力,以应用带产业、以示范拓市场、以模式促推广,加快培植车联网产业发展新动能。立足高新区产业特点,重点在智能交通领域搭建车联网服务载体,整合多方技术、运营、标准建设和资金支持能力,吸引广大车联网企业参与产业生态构建,并与高校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达到技术创新在产业的上、中、下游对接与耦合,助推城市产业发展新生态。 4.构建形成未来产业“星链” 以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无锡元宇宙创新产业园等载体为核心,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未来产业,打造三大未来产业集群,形成未来产业“星链”。建立健全园区基础功能配套,集聚域内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引领和支撑高新区未来产业的快速兴起。 四、主要任务 (一)紧扣战略产业定位,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1. 重点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紧扣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争取承担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壮大高新区战略科技力量。高标准创建国家战略科技平台。聚焦高新区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以超常规举措努力争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等创新平台在高新区落地,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研究。高质量培育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着眼于突破世界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应用型关键共性技术,高标准建设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预备队”,努力成为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纳入国家重大平台建设计划。 2. 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全局中的决策者、组织者、投资者作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设立协同创新联盟。鼓励高校主动联系企业,充分激发和挖掘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联合科研院所,积极成立技术研究院和专项研发中心,创造条件结成协同创新联盟或共同体。支持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机构发挥主动性的长效机制,在相同或相近领域技术创新攻关上形成更大合力。完善产学研三方合作机制。研究出台关于高新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专项指导政策,促成高校同企业、科研院所在规划框架下协商合作,从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中试孵化、研发成果进入产品化、产业化的链条,选择重点项目提供财政经费支持。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服务平台。依托高新区内网络和大数据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流交易平台,按产业链汇聚融合研发创新资源,共建集实体合作、虚拟研发、投资融资、资源共享、合作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创新资源中心。 3. 积极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共建太湖湾科创带科创共同体。联合融入环太湖科创圈,重点推进太湖湾科创带科技要素集聚、科创主体培育、高端人才集聚、科创园区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一核十园多点”生态格局,积极参与太湖湾科创带科创共同体建设,全面提升高新区在太湖湾科创带科创共同体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辐射作用。共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利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太湖实验室与未来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材料科学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和姑苏实验室是两个实验室,应分开体现)等重大创新平台的联动发展,参与部署实施一批跨区域、辐射带动面大、具有全局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支撑平台,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水平。集聚配置长三角区域高端创新资源。加强与上海、安徽、浙江等周边区域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协同联动,融入长三角重大创新平台集群,加快创新链、人才链、资金和政策链的融合贯通,联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关键标准,解决产业核心难题,推动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型企业森林 1. 集聚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面向全球吸引集聚创新领军企业。面向全球引进世界级的领军企业,集聚整合全球顶尖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充分发挥着创新型领军企业示范效应和倍增效应,引领高新区产业发展。建立创新领军企业持续培育机制。鼓励本土骨干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本土企业实现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加快提升本土创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本土创新企业发展壮大。建立科技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推动设立科技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工作模式,向企业上市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大、做强。推动机构投资者参与企业治理,提高上市企业治理水平。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完善上市梯队后备库,推动企业挂牌上市。充分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依托行业优势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大、中、小、微梯次分布的创新企业集群,形成企业抱团发展局面。 2. 打造高新技术企业主力军 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着力构建“孵化创业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标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匹配扶持政策和奖补措施,集中优质资源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加快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孵化一批、壮大一批、提升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探索设立高新区产业发展基金,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整合高新区优势创新资源,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助力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3. 发展一批活跃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加速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建立覆盖企业初创与成长阶段的政策服务体系,完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挖掘、培养、扶持机制,着力发展和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聚焦高新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着力引进、孵化、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支持维云力、睿斯凯、凌博电子等瞪羚企业,微锐超算等雏鹰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更多细分领域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全面落实普惠政策。全面落实落细财税、金融、社保等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一揽子惠企利民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及时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补助资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纾困。大力引进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为平台,重点引进原创性、独创性、引领性的海内外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并给予创业投资、创业辅导等方面提供倾斜政策,集聚创业企业。 (三)强化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构筑区域科技人才高地 1. 加大顶尖人才引进扶持力度 开辟国际顶尖人才引进通道。强化国际顶尖人才引进,开辟国际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引进专门通道。减轻国际顶尖人才引进企业的相关成本,鼓励引入国际顶尖人才的企业将节约出的成本用于配套生活服务。打造“类海外”人才生态。支持高新区出台海外人才便利化措施,探索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人才港),提高外籍人才居留便利,落实外籍人才创业国民待遇,实现国际化人才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学、宜医、宜乐、宜融”的“类海外”环境。以重大平台集聚顶尖人才。依托高新区高端实验室、研发机构等重大创新平台,集聚一大批顶尖产业科技人才,提升高新区创新浓度,实现“以重大平台落地集聚顶尖人才、以顶尖人才反哺产业能级提升、以产业能级提升吸引重大平台落地”的良性循环,促进人才和产业有机协同发展。 2. 壮大产业科技人才队伍 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围绕高新区战略产业布局,瞄准信息技术、数字文化、车联网等领域,优化研发人才结构,重点集聚前瞻性基础研究人才、高层次专业研发人才、产业技术人才,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大力集聚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依托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吸引优秀青年大学生留在高新区创新创业。高新区从创业项目资助、项目场地支持、住房、参与双创活动等多个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打造青年人才培养集聚区。着力完善青年人才引育、扶持和激励措施,增强人才吸引力,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落户创业的青年人才,给予资金资助。探索以安家补助、生活补助等形式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到园区创新创业。加强产业技术人才培训与交流。联合行业组织和相关机构、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和创新交流活动,引导更多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强区之路,稳定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3. 大力汇聚科技金融专业人才 大力吸引海外金融人才。建立“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运用市场机制”的海外金融人才引进机制,搭建供需交流平台,引进了一批高新区急需的优秀金融人才。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加快科技金融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健全在职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业务、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培养创新型、实用性、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鼓励高新区联合行业协会、高校、企业探索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新模式,定期开办金融科技师的线上和线下认证培训。打通科技金融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科技金融人才跨地区、跨机构流动,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激励机制。 (四)增强双创服务功能,构建双创服务全链条 1. 构建科技创业孵化服务链 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结合园区重点产业规划,协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在园区共同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众创空间,提供更精准专业的定制化服务。积极引入专业运营机构,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鼓励孵化器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服务对象、孵化条件和服务内容的专业化,推动建设细分领域垂直孵化生态体系。强化孵化链条建设。建立创业孵化加速联动机制,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与专业园区的高效对接,引导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科创载体接续联动,推动研发资源及上下游产业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实现互补发展。构建专业化众创社区。高效组合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创业要素,集成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机构等载体平台,建设创业功能、产业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有机融合的新型众创社区。 2.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 用好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平台,积极争取建设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滨湖高新区分中心,增加产业技术成果供给,加速优质科技成果在滨湖高新区落户落地。积极参与建设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按照“技术成果产品化、技术权益资本化、技术转移模式多样化、服务能力专业化”四位一体的思路,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配备专业人才团队,打造与特色专业园区发展相适应的优质中介服务平台,着力引进法律、会计、税务、咨询、培训、展示、人力资源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鼓励企业走出去与省内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委托研发、技术成果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推广企业技术难题竞标“研发众包”等新模式。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以高新区需求为导向,积极链接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布科技成果包和科技需求包,吸引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引领作用的创新成果落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知识产权概念、知识产权在企业中作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强宣贯指导,帮助企业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水平,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3. 构建科技创业资金服务链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依托优质产业基础,放大杠杆效应,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作用,积极制定和落实基金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搭建投融资平台,支持信息技术、数字文化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围绕重点产业部署,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探索设立众创空间种子引导基金等新型引导基金,以宽容失败的态度对众创空间内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给予最前端的金融支持。壮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创新创业和科技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大力引进创业投资机构,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引导创投资金、风险资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按实际投资额和投资损失给予适当投资奖励和风险补偿,放大风险投资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五)优化政策服务环境,提升区域竞争“软实力” 1.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以简政放权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不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管理向以监管和服务为主转变。将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坚决打通“信息孤岛”,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搭建“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在高新区建设“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努力实现让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 健全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新型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创新发展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加快推进高新区政务服务“数字化”平台,有序推进公共服务理念、技术、流程、体制等创新。加强平台系统的整合联动,以滨湖区政务服务网为依托,整合各类“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平台覆盖交通、城管、医疗、房管、安监、市场监管等领域,推进各平台系统的互联互通。做优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高新区内主要创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探索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打造校地共建平台。高新区加强与江南大学、东南大学国际校区等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瞄准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突出技术性、开放性、公共性,加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3. 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高规格建设教育资源配套。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统筹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设施布局,发展优质教育,最大限度解决高新区人才子女教育需求。高标准建设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健全文化艺术中心和体育中心,纳入美术馆、图书馆、群团综合活动中心等多种功能。高标准打造社区型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建立等级清晰的配套设施体系,为高新区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所。高投入建设医疗保障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功能,建立优质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加强高新区医疗卫生设施保障,满足高新区各类企业与人才医疗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滨湖区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领导机制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推进滨湖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在滨湖高新区筹建领导与管理框架下,建立高新区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明确不同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推进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探索建立滨湖高新区“一区一战略产业”推进工作专班,明确重点产业牵头部门,高效推进产业培育发展。建立专家咨询决策机制,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综合科技、法律、财税、市场分析等多方面专家的意见,增强产业发展决策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 (二)加大创新投入 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滨湖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科技服务支撑的资金支持力度,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等专项资金支持,集中向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倾斜。整合现有各类专项扶持资金,设立高新区科技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合作,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担保机构对高新区内产业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高新区内企业开展信贷和担保服务。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尤其是用于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研发领域,不断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配套政策 根据产业规划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强化政策保障,支持规划有效实施。加强政策研究,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已颁布的各项政策,对现有产业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优化整合,突出重点,强化对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制定并完善财税、产业、人才、土地等相关配套政策,完善产业准入政策,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产业服务体系促进政策,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人才引进等政策体系。完善土地保障政策,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持“生态红线”是底线,提高供地的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和土地的使用效率。 (四)强化督促考核 按照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要求,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目标评价与过程跟踪相结合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动态规划评估体系,分类分阶段指导高新区建设发展。建立健全跟踪考核督促机制,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有关部门和板块党政工作检查、目标责任考核,综合运用多种奖惩措施,扎实推进规划落地实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资源,提高分析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精准性。 六、进度安排 (一)关键技术 根据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主导产业,数字文化、车联网等特色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瞄准“卡链”“断链”的技术,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力量攻克相关领域技术难题。 (二)战略产品 根据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主导产业,数字文化、车联网等特色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着眼未来发展,重点研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引领产业发展。 (三)载体平台 根据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主导产业,数字文化、车联网等特色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着眼产业培育载体建设,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为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四)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 根据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主导产业,数字文化、车联网等特色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示范工程,为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上一篇 汽车里面放什么东西能发财 下一篇 西安多个客运站关站、停运!旅客可线上退票 相关推荐 汽车线束工程师和电子电器工程师有什么区别 理财C位易主?为何理财规模降了买的人却多了?|机警理财日报 退休夫妇月入万元巧理财 提生活品质也保障风险 许家印再次引爆地产话题,这个男人是怎么做到的? (受权发布)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财商是什么?如何学习财商?(财商理财课是骗局吗?学了有用吗?)
江苏省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0〕101号)和江苏省、无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为高质量培育发展江苏省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以下简称:滨湖高新区)“一区一战略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基础与形势需求 (一)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无锡市及滨湖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抓创新、促改革、调结构,综合实力持续攀升。雪浪街道围绕打造“科学名城、电影名城、山水名城、湖湾名城”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海空天核心装备、数字影视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为滨湖高新区“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 经济综合质效稳步提升 滨湖区及雪浪街道综合经济实力雄厚,近年整体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快增提质”的良好态势,产业经济实力较强,能够为滨湖高新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2022年,滨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7.87亿元、同比增长3.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0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规上服务业营收等5项指标增速(进度)均位列无锡市前三。其中,雪浪街道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4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5.5亿元,成为滨湖区首个连续四年超10亿元的板块;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26.5%,排名滨湖区领先行列;完成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9.1亿元,快速增长势头明显;完成到位注册外资7468万美元。 2. 产业结构水平持续优化 高新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结构加速转型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壮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耕主业,大力推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2022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2亿元左右,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8%。新兴产业蓄势待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聚焦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细分方向,初步形成集群发展态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48亿元。海空天核心装备领域,集聚了一批大院大所、头部高校和重点企业,初步打响了海空天核心装备区域品牌。数字影视产业领域,近两年新引进影视文化类企业近500家,承接影视剧立项854部、影片摄制600多部,年度争取各级产业扶持资金额达3000万元。产业投资加速推进。正在推进的省、市重大产业项目超过10个,总投资超过45亿元,其中,蕾明视康产业化项目、明链智能设备总部、顶视智能产业基地等一批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成功落地。 3. 双创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高新区不断加大与大院大所合作力度,持续共建科创平台,不断吸引更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及项目落户,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建有国家级科创平台4个、省级科创平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14个。其中,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获评全省唯一“省级实验室”,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5G智慧虚拟摄影联合实验室、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等国家级重点平台。高端科技人才加速汇集。高新区已集聚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6000多人,267位“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省“双创计划”、省“333”工程等省级以上人才中约1/3集聚在高新区,高新区企业和机构拥有博士超过1400人、硕士超过5650人,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科创载体富有活力。积极引导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多元化的科技创业载体,构建了更趋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品牌效应。目前累计建成科技创新载体130多万平方米,其中,自建载体74万平方米,社会建设载体约50万平方米,各类载体保持95%以上入驻率,构建形成了“众创基地+互联网+资本对接+运营服务”四位一体新模式,打造了立体化、全要素、创新创业生态圈平台。 4. 创新企业主体加速集聚 高新区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集聚优质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效益均迅速上升,创新型企业集群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截至2022年,集聚了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睿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卡尔曼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市雷华科技有限公司等126家高新技术企业,覆盖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以各类科技园区为依托,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达8亿元左右,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2000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区域最活跃的创新主体。例如,雪浪街道和江南大学共同建设的江南大学科技园,累计已培育科技企业6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入库培育企业57家。 5. 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 高新区着力完善各类产业发展激励政策,优化城市功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创新激励政策全面落实。雪浪街道先后出台《促进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五大“百亿级”产业招商工作意见》《经济提质增效政策意见(试行)》《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等政策文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增强政策竞争力吸引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力营造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建立了政府、高等院校、驻区院所、新兴企业之间的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为企业想在前、做在前,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不断丰富创新创业载体活动,积极举办江苏太湖影视投资峰会等创新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围绕蠡湖大道以东9平方公里、融创文旅城周边、南部高速沿线、南泉科技园等重点区域,扎实开展产业空间布局研究、规划及重点地块开发建设。全面启动“美丽家园”系列专项行动,完善义务教育体系,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优化公共基础服务环境。 (二)短板制约分析 尽管高新区建设发展基础优势明显,但同时面临产业发展的诸多短板制约,需要依托滨湖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实现产业发展能级的新跃升。 1. 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关键期 雪浪街道现在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短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中长期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一方面,雪浪街道具有传统优势的电影产业比重较大,该行业全国总体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近年来进入整体调整阶段,发展势头受到明显制约。另一方面,雪浪街道海空天装备等新兴领域尚处产业化阶段,新兴产业规模不大、支撑力不够,已经集聚的新型产业领域骨干企业中的大型龙头企业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较少,亟待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企业集群、产业集群。 2. 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从国际看,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对我国高科技企业进行限制和封锁,雪浪街道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海空天装备、车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正是被限制的重点领域,因此滨湖高新区的“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发展必然同样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隐患,必须加强产业高端科技资源配置,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约。从自身看,尽管当前雪浪街道已经在信息技术、海空天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但集聚的主体仍以创新平台为主,很多突破属于基础性的科学突破,距离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在高新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加以解决。 3. 土地资源限制逐步显现 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层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雪浪街道地处太湖沿岸,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整个区域面积的比重较高,可大面积利用的供地和储备用地不多,产业发展的土地等资源供给限制越来越明显。滨湖高新区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倒逼高新区重点发展用地集约、生产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战略产业选择 面向未来,科学确定滨湖高新区的“一区一战略产业”。 1. 产业选择原则 顺应新科技革命趋势。当前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滨湖高新区必须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选择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才能更加有力有效运用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实现新一轮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研究选择滨湖高新区的战略产业时,注重甄别所选产业的市场前景,即经过有计划的培育支持,所选产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成长为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在高新区总体产业规模、利润、竞争力中占据主要份额。契合滨湖高新区实际。滨湖高新区战略产业应当符合主要承载区雪浪街道的建设发展实际,一方面,考虑濒临太湖的实际,必须坚持维护的生态环境“底线”,所选战略产业必须为生态友好的绿色低碳产业;另一方面,应当体现雪浪街道区域在信息技术、海空天核心装备等领域已经形成的特色品牌优势。 2. 战略产业择定 依据战略产业选择原则,结合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对“十四五”重点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确定滨湖高新区的“一区一战略产业”。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结合雪浪街道产业发展基础,滨湖高新区将以支撑“三区四城”建设为主线,聚力打造“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发展数字文化、车联网两大特色产业,探索布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形成“1+2+X”产业发展新格局。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展,互相提供底层技术支撑、应用场景支撑和未来技术、前沿技术支撑,最终形成有机统一的高新区现代产业体系。 二、产业发展定位、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科技创新相关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勇做“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先行军的使命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创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和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围绕“三区四城”建设目标定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创新核心区,集聚科技创新资源,重点打造“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数字文化、车联网特色产业和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构建形成“1+2+X”产业发展新格局,优化完善科技产业创新生态,为滨湖建设高品质美丽湖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区提供战略支撑。 (二)战略定位 围绕滨湖高新区“1+2+X”产业发展新格局,立足太湖湾、融入长三角,努力打造三个高新技术产业“新地标”。 ——长三角“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地标”。聚焦“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发挥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坚持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突破前沿关键技术目标,广泛集成国内外先进创新资源攻关重大战略产品,努力打造长三角彰显“海空天”应用品牌影响力、技术引领力和产业策动力的“标志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全国有影响的数字文化产业“新地标”。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突出数字电影特色品牌,依托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优质影视产业资源,构建“1+5”产业布局,主攻数字影视、数字智媒、元宇宙、数字版权、数字教育、数字文旅等方向,推进电影产业工业化、现代化、标准化进程,积极创建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努力打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数字文化产业。 ——瞄准国际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新地标”。抢抓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普及化发展的窗口机遇期,发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引领作用,培育发展面向未来的车联网产业。积极主动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挥重大创新平台和顶尖人才科技引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研发与应用,探索建设未来技术重大创新平台,加强原始性原创性关键技术突破,培育发展前沿技术新业态,努力打造若干“标志性”未来产业。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滨湖高新区建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1+2+X”产业布局,集聚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骨干创新企业,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批重大战略产品,总体产业自主创新力、集群竞争力、获得大幅提升,基本打造形成三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地标”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量质齐升。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结构大幅提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40家,科技上市企业达1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88%,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和占比持续快速增长。 ——地标产业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一区一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力争超过50亿元,数字文化、车联网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速达12%左右,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在高新区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新业态。 ——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高新区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5%,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重点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0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超过10家,集聚重点人才工程入选人才超过100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95件。 ——产城融合发展环境更加完善。高新区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突出生态资源优势的营商环境优越,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9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4.5人左右,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稳步下降。 三、重点产业方向及布局 (一)打造“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产业 1. 推进思路 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挥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南计算机研究所、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等高端创新平台优势,以及中国航天科工、中航雷达、中船重工、航天江南、华云数据等重点领军企业引领作用,加强与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优势资源的联动协同,强化海空天核心装备关键信息技术研发攻关,及其与现有集成电路设计、关键电子元器件、软件等优势领域环节的优化整合,加快打造形成突出“海空天”应用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到2025年,高新区海空天核心装备信息技术继续保持国际一流水平,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 2.重点方向 重点聚焦深海、空天及一体化信息应用技术等重点方向,进行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深海核心技术与装备方面:在深海运载安全(深潜)领域,重点支持载人深潜潜水器、无人深潜器等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加强载人深潜潜水器、载人舱的抗压、材料、水声通信、精密加工等自主可控底层技术的研发,着力在深潜器坐底等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深海通信导航(深网)领域,重点支持海底监测网的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支持潜标、浮标、传感器、光缆联网、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滑翔机、海底爬行车等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形成深海数据实时、双向通讯,提高深海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在深海探测作业(深探)领域,重点支持深海运载器、深海传感、深海取样等探测技术研发,支持载人深潜器遥控潜水器、无人无缆自主潜水器、无人有缆潜水器等设备开发和应用,支持深海声学、光学、电磁学、热学传感探测技术研发,支持深海生物、海水、岩芯取样技术研发,进一步扩大国产化核心技术优势。 航空航天方面:在气象探测领域,重点支持传感器冗余设计、通信冗余设计、新性能防腐材料、三防工艺等核心技术研发,强化总辐射传感器、超声风传感器、专用定向定位仪、气压传感器、能见度传感器、潮高传感器等气象传感器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应急通信网络和一体化物联网生态系统构建;在航空航天控制系统领域,积极推进高精度雷达系统、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显示系统、宇航级高可靠元器件、北斗导航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在航空航天装备领域,支持探索突破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等成套设备,以及显示组件、惯性器件、大功率电力器件、航空专用传感器、智能蒙皮微机电系统等航空关键元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 一体化信息应用技术方面: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电子元器件、高端软件等技术在“海空天”核心领域的应用,推动深海装备、精密探测仪器、航空航天用高端芯片设计,强化高精度位置服务、新型传感、智能接入、系统集成、云存储和智能分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海空天应用特色品牌优势,为推动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应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培育发展数字文化和车联网特色产业 1.数字文化产业 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风口基于,聚焦“数字影视、数字制作、数字文娱、数字传播、数字版权、数字贸易”等方向,以“数字影视科技”为突破口,以争创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培育壮大以数字影视为引领的数字文化产业。到2025年,争取集聚优质数字影视文化产业企业超过1000家,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速达12%左右。 数字影视领域:以“科技拍摄、数字制作”为核心,促进影视与科技融合发展,加快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三期、四期等后续项目建设,加快科技影棚等产业载体扩建,通过委托国际知名影视咨询服务机构,加大对业内大牌公司引进和优质影片拍摄立项,不断加快数字影视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数字制作领域:推进与中国电影科研所、华为、腾讯等大机构的合作,加快建设5G智慧虚拟摄影联合实验室等数字技术平台,推进电影产业工业化、现代化、标准化进程。 数字文娱领域:依托金庸武侠体验馆、阿凡达体验馆等主题项目,全面启动无锡影都一期时尚主体街区的改造提升和业态调整,赋予全新的业态内容、表现形式和沉浸式体验。通过合作开发和资源导入,逐步推动数字影视向IP产业、直播经济、元宇宙等新领域、新经济延伸,推动数字文娱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数字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传播技术为核心,推进“互联网+”,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培育文化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创作和新兴数字文化资源传播平台。在提升品牌价值和抓好产业延伸上,借助太湖影视投资峰会、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等重大活动平台,进一步扩大宣传推介范围,不断提升数字影视文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数字版权领域:支持采用数字水印、版权保护、数字签名、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对数字影视内容进行加密和附加使用规则,保障数字影视内容不被盗版。深化“科技+版权”融合创新,加快版权服务转型升级,丰富高新区版权资源,打造精品数字文化品牌。 数字贸易领域:加强数字贸易平台建设,培育数字贸易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推进数字产品贸易,优化数字服务贸易,稳步推进数字技术贸易,不断壮大数据贸易。鼓励高新区优势企业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努力抢占数字贸易制高点。 2. 车联网产业 抢抓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普及化发展的窗口机遇期,高水平建设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加快建设未来交通展示中心、无人驾驶研发中心等一批车联网产业发展平台和载体,培育集聚车联网企业,延伸拓展车联网产业链,集聚高端要素,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车联网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争取高新区车联网产业高端创新平台超20家,优质创新企业超200家,产业总收入年均增速达12%左右。 汽车传感领域:重点发展高灵敏度、高可靠性传感器件和芯片,攻克射频识别、近距离机器通信等低功耗处理器等关键器件,打破高性能传感器制造的外企垄断局面。大力发展高性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车外传感器,提高传感器的信息集成与整合能力,提升信息搜集和信息整理分析功能。大力发展安全气囊系统、胎压监测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EBD)系统、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夜视系统等领域的传感器。 新型人机交互领域:突破图形处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交互、知识处理、控制决策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开发面向无人驾驶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关键基础软件。攻克以语音识别与手势识别、增强现实为主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 LTE-V2X汽车通信领域:重点发展路边单元(RSU)与车载单元(OBU)信息的有效交互,重点推动LTE-V2X车联网的商用化进程。 汽车信息服务领域:支持导航系统及地图、道路交通信息、汽车电子标识及其他传感软硬件等产品的应用,不断拓宽车联网产业生态、延伸车联网产业服务链。 (三)扶持兴起一批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前沿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是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滨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谋划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前沿产业布局,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深度推进“科产城人”高度融合,为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和未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1.人工智能 抢抓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发挥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撑作用,坚持技术和应用双轮驱动,探索前瞻部署类脑计算芯片与系统、决策智能与计算、通用人工智能、人机接口、虚拟现实智能建模等关键技术。以加速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数字科技等重要应用场景为驱动,开展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计算机视觉与机器视觉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有效赋能智能生产、营销、管理决策等环节,推动行业向价值高端迈进。加速人工智能与其他高端技术的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的相互融合和促进,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范围不断扩大,加快形成产业生态。 2.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通过量子叠加实现同时存储大量信息的功能,可以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快速存储大量数据,探索多种可能并选择最有效的解决途径。高新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优势,依托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加强与落地滨湖区的无锡光子芯谷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联动协同,积极推动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围绕半导体量子芯片、超导量子计算机等特定体系,进行软硬件协同研发;围绕超导、半导、离子阱、光学以及量子拓扑等主要方向,加强技术研究与突破,紧跟世界量子科技发展大势。聚焦量子计算、光学人工智能和光通信前沿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光量子计算机、大规模高速可重构光学神经网络芯片、三维光互联芯片、超高速光调制器和高精密飞秒激光直写机等产品市场替代和变革性技术在滨湖高新区落地转化。 3. 元宇宙 依托无锡元宇宙创新产业园等重要载体,以及“华莱坞元宇宙世界”等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发挥滨湖高新区在数字影视产业领域积累的先行优势,积极探索“元宇宙+数字影视”创新应用,打造元宇宙示范场景。聚焦虚拟现实产业融合和底层支撑技术领域,加强底层核心技术的前瞻研发、推动元宇宙技术在多领域深度应用,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尖端技术、高端产品。注重应用引领和场景驱动相融合,推动元宇宙技术在多领域深度应用,强化元宇宙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各主体协同发展,加快元宇宙与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创新发展。通过元宇宙生态产业集聚发展等手段,致力于形成技术引领、企业集聚、示范应用、标准完备的元宇宙产业生态,争取成为国内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四)优化完善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滨湖高新区“1+2+X”产业体系,在高新区“一区一核多园”的总体空间格局下,重点建设滨湖高新区战略产业集聚区、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车联网产业创新园和未来产业“星链”,形成独具滨湖特色的“两区一园一星链”的产业空间发展新格局。 1. 重点打造战略产业集聚区 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技术产业园和信息安全技术产业园。依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航天科工23所、中航工业607所等,加快推进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国家重点项目实施,建设深海装备产业园,吸引一批高端海空天装备研发企业落户,形成海空天核心部件产业链及产业集群。依托先进技术研究院、江苏省电子产品质检院等院所,建设信创技术产业园,支持软通动力、华云数据、蓝深远望、蓝创智能等骨干企业发展,打造“软”“硬”兼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2.全力构建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以争创国家级实验区为契机,以打造中国4.0版电影产业标杆园区为目标,构建“1+5”产业布局:“1”即“数字影视”;“5”即“数字智媒、元宇宙、数字版权、数字教育、数字文旅”五大产业方向。聚焦数字影视科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造智慧虚拟拍摄中心、数字影视算力中心、全球首个“影视AIGC生态创新发展中心”、影视文化金融平台,建强核心的数字影视集聚区。加快创新性功能性平台的集聚,通过打造数字智媒功能区、元宇宙功能区、数字版权功能区、数字教育功能区、数字文旅功能区,丰富功能区的实质与内涵。推进五大跃升:从数字科技拍摄向虚拟智能拍摄跃升、从线下服务企业向线上服务产业跃升、从拍制项目承接向精品影片生产跃升、从影视拍摄景区向IP开发运营商跃升、从传统电影产业向全方位数字文化产业跃升。 3.积极建设车联网产业创新园 依托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积极布局建设车联网产业创新园,从服务端和用户端发力,以应用带产业、以示范拓市场、以模式促推广,加快培植车联网产业发展新动能。立足高新区产业特点,重点在智能交通领域搭建车联网服务载体,整合多方技术、运营、标准建设和资金支持能力,吸引广大车联网企业参与产业生态构建,并与高校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达到技术创新在产业的上、中、下游对接与耦合,助推城市产业发展新生态。 4.构建形成未来产业“星链” 以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无锡元宇宙创新产业园等载体为核心,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未来产业,打造三大未来产业集群,形成未来产业“星链”。建立健全园区基础功能配套,集聚域内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引领和支撑高新区未来产业的快速兴起。 四、主要任务 (一)紧扣战略产业定位,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1. 重点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紧扣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争取承担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壮大高新区战略科技力量。高标准创建国家战略科技平台。聚焦高新区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以超常规举措努力争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等创新平台在高新区落地,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研究。高质量培育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着眼于突破世界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应用型关键共性技术,高标准建设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预备队”,努力成为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纳入国家重大平台建设计划。 2. 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全局中的决策者、组织者、投资者作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设立协同创新联盟。鼓励高校主动联系企业,充分激发和挖掘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联合科研院所,积极成立技术研究院和专项研发中心,创造条件结成协同创新联盟或共同体。支持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机构发挥主动性的长效机制,在相同或相近领域技术创新攻关上形成更大合力。完善产学研三方合作机制。研究出台关于高新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专项指导政策,促成高校同企业、科研院所在规划框架下协商合作,从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中试孵化、研发成果进入产品化、产业化的链条,选择重点项目提供财政经费支持。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服务平台。依托高新区内网络和大数据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流交易平台,按产业链汇聚融合研发创新资源,共建集实体合作、虚拟研发、投资融资、资源共享、合作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创新资源中心。 3. 积极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共建太湖湾科创带科创共同体。联合融入环太湖科创圈,重点推进太湖湾科创带科技要素集聚、科创主体培育、高端人才集聚、科创园区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一核十园多点”生态格局,积极参与太湖湾科创带科创共同体建设,全面提升高新区在太湖湾科创带科创共同体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辐射作用。共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利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太湖实验室与未来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材料科学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和姑苏实验室是两个实验室,应分开体现)等重大创新平台的联动发展,参与部署实施一批跨区域、辐射带动面大、具有全局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支撑平台,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水平。集聚配置长三角区域高端创新资源。加强与上海、安徽、浙江等周边区域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协同联动,融入长三角重大创新平台集群,加快创新链、人才链、资金和政策链的融合贯通,联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关键标准,解决产业核心难题,推动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型企业森林 1. 集聚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面向全球吸引集聚创新领军企业。面向全球引进世界级的领军企业,集聚整合全球顶尖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充分发挥着创新型领军企业示范效应和倍增效应,引领高新区产业发展。建立创新领军企业持续培育机制。鼓励本土骨干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本土企业实现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加快提升本土创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本土创新企业发展壮大。建立科技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推动设立科技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工作模式,向企业上市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大、做强。推动机构投资者参与企业治理,提高上市企业治理水平。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完善上市梯队后备库,推动企业挂牌上市。充分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依托行业优势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大、中、小、微梯次分布的创新企业集群,形成企业抱团发展局面。 2. 打造高新技术企业主力军 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着力构建“孵化创业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标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匹配扶持政策和奖补措施,集中优质资源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加快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孵化一批、壮大一批、提升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探索设立高新区产业发展基金,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整合高新区优势创新资源,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助力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3. 发展一批活跃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加速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建立覆盖企业初创与成长阶段的政策服务体系,完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挖掘、培养、扶持机制,着力发展和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聚焦高新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着力引进、孵化、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支持维云力、睿斯凯、凌博电子等瞪羚企业,微锐超算等雏鹰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更多细分领域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全面落实普惠政策。全面落实落细财税、金融、社保等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一揽子惠企利民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及时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补助资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纾困。大力引进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为平台,重点引进原创性、独创性、引领性的海内外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并给予创业投资、创业辅导等方面提供倾斜政策,集聚创业企业。 (三)强化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构筑区域科技人才高地 1. 加大顶尖人才引进扶持力度 开辟国际顶尖人才引进通道。强化国际顶尖人才引进,开辟国际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引进专门通道。减轻国际顶尖人才引进企业的相关成本,鼓励引入国际顶尖人才的企业将节约出的成本用于配套生活服务。打造“类海外”人才生态。支持高新区出台海外人才便利化措施,探索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人才港),提高外籍人才居留便利,落实外籍人才创业国民待遇,实现国际化人才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学、宜医、宜乐、宜融”的“类海外”环境。以重大平台集聚顶尖人才。依托高新区高端实验室、研发机构等重大创新平台,集聚一大批顶尖产业科技人才,提升高新区创新浓度,实现“以重大平台落地集聚顶尖人才、以顶尖人才反哺产业能级提升、以产业能级提升吸引重大平台落地”的良性循环,促进人才和产业有机协同发展。 2. 壮大产业科技人才队伍 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围绕高新区战略产业布局,瞄准信息技术、数字文化、车联网等领域,优化研发人才结构,重点集聚前瞻性基础研究人才、高层次专业研发人才、产业技术人才,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大力集聚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依托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吸引优秀青年大学生留在高新区创新创业。高新区从创业项目资助、项目场地支持、住房、参与双创活动等多个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打造青年人才培养集聚区。着力完善青年人才引育、扶持和激励措施,增强人才吸引力,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落户创业的青年人才,给予资金资助。探索以安家补助、生活补助等形式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到园区创新创业。加强产业技术人才培训与交流。联合行业组织和相关机构、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和创新交流活动,引导更多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强区之路,稳定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3. 大力汇聚科技金融专业人才 大力吸引海外金融人才。建立“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运用市场机制”的海外金融人才引进机制,搭建供需交流平台,引进了一批高新区急需的优秀金融人才。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加快科技金融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健全在职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业务、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培养创新型、实用性、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鼓励高新区联合行业协会、高校、企业探索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新模式,定期开办金融科技师的线上和线下认证培训。打通科技金融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科技金融人才跨地区、跨机构流动,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激励机制。 (四)增强双创服务功能,构建双创服务全链条 1. 构建科技创业孵化服务链 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结合园区重点产业规划,协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在园区共同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众创空间,提供更精准专业的定制化服务。积极引入专业运营机构,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鼓励孵化器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服务对象、孵化条件和服务内容的专业化,推动建设细分领域垂直孵化生态体系。强化孵化链条建设。建立创业孵化加速联动机制,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与专业园区的高效对接,引导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科创载体接续联动,推动研发资源及上下游产业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实现互补发展。构建专业化众创社区。高效组合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创业要素,集成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服务机构等载体平台,建设创业功能、产业功能、文化功能和社区功能有机融合的新型众创社区。 2.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 用好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平台,积极争取建设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滨湖高新区分中心,增加产业技术成果供给,加速优质科技成果在滨湖高新区落户落地。积极参与建设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按照“技术成果产品化、技术权益资本化、技术转移模式多样化、服务能力专业化”四位一体的思路,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配备专业人才团队,打造与特色专业园区发展相适应的优质中介服务平台,着力引进法律、会计、税务、咨询、培训、展示、人力资源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鼓励企业走出去与省内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委托研发、技术成果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推广企业技术难题竞标“研发众包”等新模式。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以高新区需求为导向,积极链接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布科技成果包和科技需求包,吸引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引领作用的创新成果落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知识产权概念、知识产权在企业中作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强宣贯指导,帮助企业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水平,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3. 构建科技创业资金服务链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依托优质产业基础,放大杠杆效应,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作用,积极制定和落实基金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搭建投融资平台,支持信息技术、数字文化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围绕重点产业部署,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探索设立众创空间种子引导基金等新型引导基金,以宽容失败的态度对众创空间内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给予最前端的金融支持。壮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创新创业和科技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大力引进创业投资机构,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引导创投资金、风险资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按实际投资额和投资损失给予适当投资奖励和风险补偿,放大风险投资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五)优化政策服务环境,提升区域竞争“软实力” 1.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以简政放权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不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管理向以监管和服务为主转变。将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坚决打通“信息孤岛”,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搭建“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在高新区建设“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努力实现让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 健全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新型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创新发展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加快推进高新区政务服务“数字化”平台,有序推进公共服务理念、技术、流程、体制等创新。加强平台系统的整合联动,以滨湖区政务服务网为依托,整合各类“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平台覆盖交通、城管、医疗、房管、安监、市场监管等领域,推进各平台系统的互联互通。做优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高新区内主要创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探索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打造校地共建平台。高新区加强与江南大学、东南大学国际校区等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瞄准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突出技术性、开放性、公共性,加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3. 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高规格建设教育资源配套。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统筹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设施布局,发展优质教育,最大限度解决高新区人才子女教育需求。高标准建设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健全文化艺术中心和体育中心,纳入美术馆、图书馆、群团综合活动中心等多种功能。高标准打造社区型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建立等级清晰的配套设施体系,为高新区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所。高投入建设医疗保障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功能,建立优质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加强高新区医疗卫生设施保障,满足高新区各类企业与人才医疗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滨湖区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领导机制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推进滨湖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在滨湖高新区筹建领导与管理框架下,建立高新区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明确不同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推进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探索建立滨湖高新区“一区一战略产业”推进工作专班,明确重点产业牵头部门,高效推进产业培育发展。建立专家咨询决策机制,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综合科技、法律、财税、市场分析等多方面专家的意见,增强产业发展决策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 (二)加大创新投入 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滨湖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科技服务支撑的资金支持力度,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等专项资金支持,集中向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倾斜。整合现有各类专项扶持资金,设立高新区科技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合作,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担保机构对高新区内产业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高新区内企业开展信贷和担保服务。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尤其是用于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研发领域,不断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配套政策 根据产业规划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强化政策保障,支持规划有效实施。加强政策研究,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已颁布的各项政策,对现有产业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优化整合,突出重点,强化对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制定并完善财税、产业、人才、土地等相关配套政策,完善产业准入政策,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产业服务体系促进政策,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人才引进等政策体系。完善土地保障政策,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持“生态红线”是底线,提高供地的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和土地的使用效率。 (四)强化督促考核 按照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要求,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目标评价与过程跟踪相结合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动态规划评估体系,分类分阶段指导高新区建设发展。建立健全跟踪考核督促机制,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有关部门和板块党政工作检查、目标责任考核,综合运用多种奖惩措施,扎实推进规划落地实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资源,提高分析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精准性。 六、进度安排 (一)关键技术 根据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主导产业,数字文化、车联网等特色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瞄准“卡链”“断链”的技术,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力量攻克相关领域技术难题。 (二)战略产品 根据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主导产业,数字文化、车联网等特色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着眼未来发展,重点研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引领产业发展。 (三)载体平台 根据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主导产业,数字文化、车联网等特色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着眼产业培育载体建设,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为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四)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 根据滨湖高新区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海空天”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主导产业,数字文化、车联网等特色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示范工程,为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