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警告:某某财富和某某财富暴雷后银行离职人员的三大警示(银行要变天!“存款”有危险?尤其是这两种,碰到了赶紧取出来)
近几年银行离职已经成为特别时髦的事情,网络舆论汹涌、各种诋毁银行的网络言论无疑起到了非常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为什么各种言论要诋毁银行?主要是三大意图:一是将银行存款转移到各种财富理财和社会集资投资中去;二是可以尽快地从银行挖来各种人才;三是从银行拉走大量的银行客户。现实中部分成功了,因此各种财富理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最近一些财富理财机构暴雷让银行不再沉默,银行行长警告银行员工的三大警示:
银行行长给出的第一大警示,一些财富机构的大多数人来自于银行系统,没能抵挡住高收入诱惑是最主要的原因,最后害了亲戚朋友和自己
如果我们打开一些财富机构和非银行理财机构,不用惊讶就能发现一个重要的事实:
这些财富公司的财富从业人员和理财师绝大部分都来自于银行系统,当然也有一些人来自于保险、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见,一些从银行离职的从业人员并没有真正离开金融系统,那些在网络上各种说银行不好要离开银行的,大多数仍然跑向了一些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
而离开银行时意气风发的模样、好像从此人生脱离了苦海,却不知道看似走上了职业的阳关路,到头来却是挤进了难以回头的独木桥,最终那些在财富机构的、贷款中介的、小贷公司的甚至融资租赁公司的,估计现在肠子都已经悔青了。
为什么呢?一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展业压力并不比银行的展业压力更小;二是非银行机构的展业难度要远远大于银行业的展业难度;三是这些机构既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也没有开始许诺的各种利益诱惑兑现。
那么,为什么仍然有一些银行工作人员源源不断地从银行离职奔向这些财富机构呢?当然是利益诱惑。这些财富机构展业压力虽然大,但收入和薪酬的诱惑也远远比银行要大得多,只要你真正能够做出业绩,收入可能要翻几番。
某最近舆论议论较多的财富机构, 1.3万人左右职业理财师大部分来自于银行系统,这些理财师在业务扩张时应该是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据说100万销售提成达到1%到2%,这已经远远高于银行的奖励能力,毕竟银行现在的利差已经低于2%,虽然理财师每个月的销售任务是200万元,如果完成任务可以提成2万元,如果一不小心抓住一个亿元的大客户,提成将达到百万级之巨。是不是很有诱惑力呢?
为了实现提成的高收益,这些理财师会如何展业的呢?当然先是把自己的所有的积蓄投进去,毕竟既能获得高收益还能拿到高提成;然后自然是亲朋好友的钱,以高息为诱饵将亲戚朋友的钱尽可能多地甚至全部购买财富公司的理财;最后自然是原来在银行工作时的客户存款资金,通过高息诱惑和诋毁银行的存款激励让大家投资。
本来以为通过上述的方式自己既能完成了销售业绩,可以拿到高额的提成,而自己的钱、亲戚朋友的钱、原有银行客户的钱还能获得高收益,自己名利双收。没有想到的是,一旦财富管理和理财资金难以兑付或者暴雷,这些资金的最终偿付就大打了折扣,甚至最终能拿回多少都是未知数。这才是最可怕的。
银行行长给出的第一大警示,从银行离职以后选择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一定要明白任务和风险。
银行行长给出的第二大警示,一些从银行系统进入某财富机构成为财富公司无序扩张的最后稻草,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帮凶
有的人说,某财富是高净值收割机,因为财富债权权益2300亿规模共涉及高净值投资者15万人,其中单个客户最大金额50多亿。如果最终真的难以兑付似乎确实对高净值客户有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
而短短的几年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13000多理财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而这13000多理财师则大部分来自于银行系统,这些银行系统的理财师对各种财富机构的规模扩张直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这些来自银行的理财师,由于在原来的银行掌握和管理50万金融资产以上的富裕客户,同时也有一些银行的信贷授信客户联系方式,即使监管和银行有严格的客户信息保护要求,但这种保护和竞业限制形同虚设,而理财经理的这些客户资源才是各种财富机构最看中的价值。在高利诱惑下,最终这些银行的高净值客户和大授信客户的闲置资金都成为财富机构的财富投资,因此才会在短期内实现快速扩张。
同样,有一些在银行和监管机构身居高位的人,一旦进入这些领域更是扩张的难以想象。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2016年进入某大,2016年底某大总负债就从2015年的6148.93亿元增长到约1.16万亿;到了2021年中期这个数字已涨至近2万亿元。
因此,银行行长警告,所有的理财师即使不是骗子,也不值得信赖。
原因不是质疑理财师的人品,而是质疑他们的身份和职责。我们经常发现很多人在投资理财时特别喜欢接受理财师的推荐,有的投资者甚至觉得理财师比自己的亲人还值得信任,实际上是大错特错了。理财师虽然是你的理财顾问,但真正身份是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他们只对销售业绩负责而不会对你的投资结果负责。
银行行长给出的第三大警示,一些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时就已经埋下了暗线,这是最值得警惕和应该从严治理的
如果说这些理财师将自己的钱、亲戚朋友的钱通过正当的手段进行财富投资还是一种选择,无可厚非并不应该受到指责,即使无法兑付也只是自认倒霉和自己的亲戚朋友骂他而已。但有些理财经理通过在银行工作时埋伏的暗线则是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甚至违法了。
我们曾经见过一些报道银行行长甚至客户经理在销售“飞单”,导致一些理财投资受到损失并给银行造成非常大的声誉损失和经济损失。实际上,就是一些银行工作人员在还没有正式到财富机构任职前,就已经在进行业务渗透,在职位诱惑和高额佣金引诱的双重诱惑下,在还没有入职时就已经在帮忙开始做业务。有的人虽然不准备去这种财富机构入职,就是想通过销售财富投资产品获得额外的高收益。有些人则被财富机构的高额收入和产品投资高收益诱惑而蒙蔽了双眼,一方面在银行里偷偷销售财富产品,另一方面做好了入职财富机构的准备,最后裸泳下海入职财富机构,并拼命销售各种财富投资产品。
有的人为了让客户购买财富投资产品,除了许诺各种高收益和返点让利之外,更是承诺无风险、保收益,甚至有的还以银行的名义私下出具投资担保协议和个人对投资风险的担保函,一旦出事则各种担保协议成为投资者与银行的争论焦点。
银行行长警告,可叹一批风华正茂、大有前途的银行理财经理,终究因为高利诱惑和贪婪而为自己的盲动付出了应该承担的代价。但这种代价本来是应该避免的。
一些财富机构的暴雷并不是说这家机构如何不好,只能说财富投资模式已经走向了衰退和没落,更重要的是,这种资产投资管理模式本身就存在着非常大的架构缺陷,出现最终风险只是迟早的事情。你还在进行各种财富投资吗?(麒鉴)
2023年已经接近尾声,今年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下调了两次,但是你知道吗?如果你的存款方式错了,不仅拿不到利息,有可能连存款的本金都拿不回来!
今年是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先是银行两次下调了存款利率,之后就降低了房贷的利率,紧接着就将存量房贷利率也进行了下调。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也有了大规模的变动,房地产也是一个又一个的大企业接连出现爆雷。别忘了房地产的钱可都是在银行,我们的房子都是从银行贷款买的。
这些消息汇聚在一块,那么就透露出一个信号,很可能银行要变天了!
那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在银行的存款就有危险了呢?
仅今年宣布解散的银行已经达到10家
在前两天就有两家银行宣布解散,霍林郭勒蒙银村镇银行、北京大兴华夏村镇银行,据有关方面统计,截止到现在,今年宣布解散的银行就已经达到了10家。
而且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现在是允许银行倒闭破产。那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把钱存在银行就有风险了呢?
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必须加入《存款保险》,而且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储户的存款只要低于50万元,哪怕银行倒闭破产,都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偿。
这就意味着只要我们在银行存款的时候,将存款的金额控制在50万元以内,哪怕这个银行倒闭破产,我们也不用担心,有银行保险给我们兜底。
对于存款超过50万元的部分,则需要等银行破产清算后再依次受偿。
而至于什么时候能拿到超过部分的存款,这很难说,甚至也有可能拿不到这一部分的存款。因为法律规定,存款保险只保障储户在50万元以内的存款超过的部分,如果这个银行负债太多的话,破产清算后可能就拿不到多少赔偿了。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储户而言,存款可能不仅没有收益,甚至还可能会亏损本金。因此当我们选择一些小型商业银行办理存款时,最好将存款的金额控制在50万元以内,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除了存款产品之外,其他的任何产品都没有刚性兑付,盲目购买很可能会亏损
银行不仅仅有普通的存款产品,很多银行为了提高收益还在销售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有些银行为了将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能够尽快销售出去,好获取更大的利润,因此将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的销售与员工工资挂钩。
据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表示,每个月他们不仅有相应的揽存考核,还有相应的保险销售额,理财销售额考核要求。
如果完成了相应的考核,那么这个月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奖金和提成,而且在升职考核上还可以加分。而如果没有完成这些绩效考核的话,那么不仅没有奖金,还可能会面临相应的处罚。
因此我们去银行办理存款等业务时,总是能碰到一些员工给我们推荐所谓的保险和理财产品。
也有一些相对较偏远的银行,网点员工们铤而走险,将这些保险产品理财产品包装成“新的存款”。
自从资管新规出台以后,银行理财保险就全面取消了,刚性兑付,这也就是说一旦购买就需要购买者自负盈亏。
而销售人员在推荐相关的理财保险产品时,往往所说的收益会比普通定期存款高,然而这样的收益并不是最终的收益。
销售人员所说的收益仅仅是精算师在理想状态下的一个估算值,也就是说,真实的收益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尤其是这两年,你看国家社保基金都亏损了1380.9亿元,普通的基金理财保险要想赚到收益,谈何容易不亏损本金就很不错了。
因此我们在银行办理存款时,一定要区分好存款、理财、保险产品。
因为一旦购买错了,那么很可能就会直接产生相应的损失,像如果我们购买了理财产品,如果没有到期就想拿回本金提前赎回,很可能需要支付高昂的手续费,这时候收益还没有手续费高,把钱放在理财产品中,很可能亏损了本金。
如果购买了相应的保险产品,一旦过了7天犹豫期之后想要退保的话,也需要缴纳相应的违约金等等。
再次提醒,目前已经打破了刚性兑付,零风险的储蓄理财方式目前只有这么几种,银行的定期存款,国家发行的国债。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存款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保险或理财,那么一定要找到银行进行询问具体原因。
如果是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那么也可以向监管部门进行反映,要求银行赔偿相应的收益和损失。
如果是自己不小心弄成的,那么将这种“存款买成保险”或“存款买成理财”的,提前赎回,避免损失进一步增大。
其实对于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来说,去银行办理存款等业务,最好是有亲人陪同。现在的银行工作人员并不是说每一个职业素质都不高,但是总存在那么一些人铤而走险,想要多拿点提成。
因此我们在办理存款等业务时,一定要明确告知对方,自己要办理定期存款。
为了稳妥起见,如果是在一些小银行存款,也要将存款金额控制在50万元以内。当然了,如果是在国有六大银行办理存款,则不需要考虑这个存款金额的问题。毕竟国有六大行由国家信用为其背书,根本不需要担心其倒闭的问题。
除此之外去银行办理存款,现在的方式也有很多种app,小程序,银行卡,存折,存单。很多人图方便直接在手机银行app或相关的小程序上就办理了存款。也有些人为了避免排队选择用银行卡,在银行网点的机器上直接办理。
然而事实上最稳妥的存款方式是传统的存折或存单。存单上面会清楚的标记存款的时间,存款的金额以及存款办理的工作人员,还有存款到期后的时间以及收益,并且存折上还会加盖银行的业务专用章。
黑纸白字,无论是在对簿公堂,还是在什么地方,实质性的纸质存单,它具有法律效应。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的各大银行也从之前“躺着都可以赚钱”的优越地位跌落至现在的“弱势群体”。
2015年中、农、工、建四大行的净利润增速都在1%以下,而2014年四大行的净利增速都在5%以上。银行是弱势群体的观点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2015年关于银行破产的话题更是成为社会的焦点。
在刚刚结束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涛再次发话,允许银行破产。
在美国银行破产和企业破产一样,大家也不会觉得大惊小怪,20世纪20年代,美国每年平均倒闭银行500家左右,“大萧条”使得银行倒闭数在30年代初上升为2000家。1933年银行倒闭数达到3000家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后,仅在2010年美国破产的银行就达到157家。
一般来讲,银行一倒闭,储户就会面临存款血本无归的风险。而在中国大众的心中,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不会破产,钱存到银行里是最安全的。这或许也是美国人不爱存钱,中国人爱存钱的一个因素吧。
其实中国也有银行破产的先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海南发展银行因为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信誉差等原因发生了挤兑现象,在耗尽了准备金和国家34亿元的救助金之后仍未能摆脱困局,最终宣布破产。但是所有储户的利益并没有受损,原因是在宣布破产之后,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工商银行保证支付所有储户的本金以及合法利息。此后发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的尚村农信社破产案,最后同样由央行指定其他商业银行予以救济。在此之后,中国就再无银行破产的实例。
银行市场化,老百姓的钱靠谁来保障?如果有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是否会血本无归?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国家层面和储户层面共同调整进行应对。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国家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由于银行倒闭数量太多,银行业危机不断,1933年通过立法,美国成为第一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之前美国银行倒闭,储户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赔款,后来上调到20万美元,现在最新的规定是25万美元。就是说银行倒闭了,不管你原先在银行里存了多少钱,你最多只能拿回25万美元。
印度在1961年成为全球第二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至2014年初,全球已经有111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在2015年3月31日国务院公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已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限额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为我国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
最高偿付额50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存款在50万以内就可以得到全额赔付,存款超过50万的最多也只能得到50万赔款。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银行破产了,存款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则不会获得赔偿。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个人怎么应对银行破产。1)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不要把所有的钱存到银行,更不要把所有的钱都存到同一家银行。如果你想把超过50万的存款存到银行,最好存到多家银行,这样在银行倒闭的时候你能得到全额赔款。再说了,你的运气也不会差到把钱存到哪个银行,哪个银行就倒闭吧。
2)进行多种投资,把资金分散到不同的资产上,比如说,保险、房产、黄金白银、股票、外汇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投资;3)小M认为最应该投资的就是自己,钱没了可以再挣,公司倒闭了可以跳槽,身体垮了你往哪跳?去哪挣钱?把钱投在保持自身健康、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提高个人能力方面,回报才是最大的。
【送福利】理财需要培养,也需要学习,小M给大家准备了9本投资理财的经典书籍,想要学习的读者,想要知道怎么存钱才更安全的读者,可以关注MissMoney的微信公号(ID:missmoneytf 或者 扫描右侧的二维码),然后回复关键字“存钱”,小M马上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