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关于微信提现,你最关心的6个问题答案都在这里(【注意】当网恋的人拉你投资,千万要小心!)
相信大家已有所听闻,微信支付手续费下个月开始将有所调整。你最关心的9个有关微信提现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从2016年3月1日起计算,从零钱提现到银行卡,每位用户(身份证维度)有累计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1000元的部分按0.1%的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
目前,绝大多数用户零钱包里的金额其实都远少于1000元,这是定这个标准的主要原因。
目前提现收取的费率为0.1%,但银行的费率收取标准是高于0.1%的,其实微信支付还需要承担一部分的成本。
从2016年3月1日起计算,超出1000元额度后,超出部分金额乘以0.1%即是需要收取的手续费,每笔最少收取0.1元,这个比例主要是从平衡银行收取的手续费用的角度制定的。
如果A用户,2016年3月1日起,累计从微信零钱提现到银行卡1500元,则A用户需要支付的手续费用为:(1500-1000)×0.1%=0.5元,共从微信零钱扣除1500+0.5=1500.5元。
个人用户在提现时超过1000元,超额部分会按比例收取手续费用。其他个人用户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商户的企业账户不受此次调整影响。
微信支付应用场景目前已经十分丰富,其实大部分用户已经在广泛使用零钱功能直接进行消费,因此对于个人直接消费和商业支付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经过一年的发展,微信支付在线下的使用场景已经非常丰富。
线下的30多个行业,30万家门店现已支持无现金的智慧生活。包括超10万家零售门店,超8万家餐厅,超600家停车场,3000家以上的加油站等。此外,全国44000家自动售卖机,1100家客运站买票,数10家机场消费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
而在线上,微信支付还是众多线上消费平台的首选支付方式,包括京东、滴滴出行、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携程等。看电影、买礼物、购票、充话费……都可以足不出户完成。
用储蓄卡购买理财通产品,提现免费。
觉得不错,请点赞↓↓↓
了解更多详情请点这里或进入微信的互动交流区
(内容来源:人民网微信公众号)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
陷入网恋,
那个未知的他(她),
让你无法自拔?
又是买包,又是家里亲戚出事,
或者各种高额利润,
就等你的参与。
这时的你,
不帮?不投资?
爱情要泡汤;
帮?投资?
又怕人财两空?
套路千变万化,
让你防不胜防。
so,
小编猜,
你需要这个!
往下看!
▼
(送给正在或者即将要陷入网恋的你)
他们(那个让你爱的死去活来的人)
把婚恋网站上
那些渴望爱情的
单身男女叫做“客户”;
把诱使“客户”
汇款到指定账户叫做“开枪”;
每一次“开枪”少则获利几万元,
多则高达数百万元。
我们先来看个案例
↓↓↓
家住南京的刘女士通过婚恋网站认识了一位男性,从照片上看是一个帅气端庄的男人,王某自称是香港某证券公司澳门分公司的VIP客户主任,主要负责帮助VIP客户通过投资恒生指数而获利。能保证较高的固定收益,于是她和王某签订协议,每月支付固定收益。起初几个月,她还能拿到收益,后王某称把收益转换成本金进行累积。
3月中旬,刘女士想连本带息将钱收回,王某称朋友徐某是一家证券公司的主管,手里吸纳了很多资金,可以投资实体企业,利息非常高。于是,刘女士把之前投入的炒股本金和收益一并转给了徐某。
没过多久,王某又称利息涨了,让刘女士追加资金,刘女士又追加了近20万的资金。
就在刘女士觉得可以把本金和盈利全部取出来的时候,却发现投资的网址已经登录不上去了。发现了“大问题”后刘女士立即向王某询问,谁知道王某却迟迟不回复刘女士。
在等待了近一天一夜后,焦急的刘女士询问自己身边的好友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时才发现,原来这是诈骗!
提 醒
你知道你所交朋友的真实身份吗?
不妨先搜索一下
……
利用搜索引擎
把你的新网友的电邮地址和照片等信息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看看结果会把你引向何处。骗子为了省时省力能抄就抄。他们的照片、故事、经历、甚至自我描述,都可能是在网上随手剽窃的。
不要轻易倾吐秘密
不论这段交往多么令人愉快,如果真的觉得到了可以向对方吐露心底深藏的秘密的时候了,你应该在三天之内见到他。如果三天内见不到人的话,建议你赶紧撤吧!
网恋诈骗防范要点
1、不要相信网友说的所谓“内部消息”去委托他人进行投资理财。
2、对于炫耀自身投资获利丰厚的网友需要提高警惕。
3、遇到非常热情、联系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立情侣关系的人需要提高警惕。
4、请勿相信任何未曾见面即要求汇款或充值的理由,即便见面后,对于涉及金钱往来的事情,也需格外小心。
5、男性如遇女性网友主动联络,在沟通过程中对方十分积极主动,迫不及待提出要见面时,需要提高警惕。
6、首次见面应尽量选择人多的酒吧、咖啡厅或饭馆,最好有朋友结伴一起去。
7、如不慎被骗到黑酒吧、咖啡厅,结账时发现账单价格过高,可借去洗手间等为由拨打电话报警。
来源: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