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评估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 预计2030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0万亿元

但需注意,存款“搬家”至理财市场并不意味着后者能提供“高收益、低风险”产品,投资者尤其要审慎评估、综合权衡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和收益。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在打破刚性兑付的环境下,从长期看,资产管理产品无法同时兼具“低风险”和“高回报”,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高风险。

接下来,投资者应重点分析两组收益。

第一组收益,底层资产收益与资产管理产品收益。《报告》提出,资产管理产品的收益最终取决于底层资产。今年以来,部分资产管理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这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的,存在较大利率风险,当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产品的净值回撤也会很大。

第二组收益,过去收益与未来可实现的收益。《报告》提出,理财产品动态发布的年化收益率是当前节点的预期收益率,是按过去一段时期的收益率线性推算出的未来一年收益率,投资者未来赎回产品时,实际获得的收益率是不确定的。产品现在的净值越高,意味着投资者是在更高的价格位置上投资,未来的损失风险可能越大。

审慎评估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 预计2030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0万亿元

《报告》认为,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投资产品。例如,存款收益看似低于当前平均的理财收益率,但这是存款人确定可以获得的收益率;资产管理产品的收益率不断变动,投资风险大于存款,其相对较高的收益率是通过承担价格波动风险换来的。总体来看,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净值化转型逐步深入,投资者将逐步承担更多的净值波动风险。接下来,金融机构销售资产管理产品时,有必要做好投资者服务,提供相关咨询,充分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净值波动,促进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当前,银行理财已经全面净值化,资产管理产品总体上收益率略高一些,但是会有所波动。”纪志宏说,建行将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结合银行客户的风险偏好特点,创新产品设计,适当加大低波动、稳健型的产品供给,引导广大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

信息整理 申川 

编辑   牟绍莉

二审 张秀云

三审 顾海凇